中新網新疆新聞7月2日電 (記者 閆文陸)廈門市-吉木薩爾縣協作推進“文化潤疆”工程簽約、援贈儀式1日在新疆吉木薩爾縣舉辦。雙方簽署三項合作協議,涉及文博事業(yè)、文化旅游等領域。
新一輪對口援疆工作啟動以來,廈門市在吉木薩爾縣民生建設、產業(yè)發(fā)展、智力支持等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做了大量扎實有效的工作。2010年以來,累計投入援疆資金8.8億元,實施援疆項目159個,建成了醫(yī)院、學校、文化陣地、創(chuàng)業(yè)孵化基地等一大批惠及民生、推動發(fā)展、增進團結的精品援疆工程;先后選派164名援疆干部人才支持我縣發(fā)展,培養(yǎng)幫帶本地干部人才2400余人次,為吉木薩爾留下了一支“帶不走”的人才隊伍。特別是在文化旅游、新聞宣傳等方面援建成效顯著,首屆“福建援疆(福州 廈門 南平)?絲綢之路旅游專列”成功開通,吉木薩爾廣播電視多功能大廳建成投用,鼓浪嶼和北庭故城喜結“友好世遺”,小白鷺藝術團兩度蒞臨傾情演繹,閩疆藝術家創(chuàng)作交流基地也將于近期完工,一項項重要的援疆成果,有力地促進了吉木薩爾宣傳和文旅事業(yè)發(fā)展。
據了解,在廈門市的大力支持下,籌備已久的第六屆北庭學研討會,將于7月4日在廈門大學舉辦;廈門市博物館與吉木薩爾絲綢之路博物館,文物聯展籌備工作有序推進;第二屆天山馬拉松在廈門文廣體育有限公司的精心策劃下,即將于7月17日精彩開跑。
吉木薩爾縣委書記潘素華對廈門市長期以來給予吉木薩爾縣發(fā)展的關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他強調,當前援疆工作已經進入全面深入實施的重要階段,我們將以此次簽約、捐贈儀式為契機,深入總結新一輪對口援疆工作以來的好經驗、好做法,進一步促進兩地加強交流、密切合作、增進情感,以實干實績實效,努力續(xù)寫對口援疆新篇章。
廈門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上官軍表示,吉木薩爾和廈門都有著獨特的文博資源優(yōu)勢,吉木薩爾是古代絲綢之路北道的必經之地,廈門是海上絲綢之路的璀璨明珠。2019年7月,北庭故城和鼓浪嶼歷史國際社區(qū)正式締結為“友好世界文化遺產地(點)”,它們的牽手,在吉木薩爾和廈門之間搭起一座文化交往的友誼之橋。與此同時,廈門與吉木薩爾持續(xù)加強溝通聯系,在充分利用文物資源、加強文物跨館合作交流等方面達成共識。兩地共同簽署的“友好世遺”深化合作協議和兩地博物館戰(zhàn)略合作框架協議,就是各方合作取得實質性進展的重要見證,也必將掀開廈門和吉木薩爾文博事業(yè)高質量發(fā)展的嶄新一頁。
活動現場,廈門廣電集團、廈門國貿控股集團還分別向吉木薩爾縣融媒體中心和縣委宣傳部,援贈了新聞采編傳設備和宣教設備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