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
分享到:

在喀什開展!快來一睹“南海Ⅰ號”的神秘風采

在喀什開展!快來一睹“南海Ⅰ號”的神秘風采

2025-03-28 11:03:35 來源:喀什地區(qū)融媒體中心

  3月27日,由廣東省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喀什地委宣傳部、喀什地區(qū)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喀什地區(qū)文物局共同主辦,廣東省博物館與喀什地區(qū)博物館聯合策劃承辦的《絲語千年——宋代商貿與“南海Ⅰ號”沉船》展覽在喀什地區(qū)博物館開幕。此次展覽通過圖文、影像等多媒體手段,生動再現了“南海Ⅰ號”的傳奇故事,展現了宋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輝煌景象,為喀什觀眾打開一扇了解海洋文明的窗口。

  “南海Ⅰ號”是南宋時期的遠洋貿易商船,沉沒于廣東省陽江市南海海域,距今已有800多年歷史。作為迄今為止發(fā)現的年代最早、船體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遠洋貿易商船,其出水文物超過18萬件,涵蓋陶瓷、鐵器、漆器、金屬器等,其中瓷器數量最多,達17萬件以上。

  本次展覽以“南海Ⅰ號”圖板和多媒體展示為主要載體,結合喀什當地文化遺存,通過“南宋中興”“萬貫珍品”“萬里行舟”“船沉南?!薄柏d尋蹤”五個部分,系統(tǒng)梳理了“南海Ⅰ號”所處的歷史背景、貿易網絡與船員生活。展覽由點及面,綜合呈現了南宋時期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史實與海洋貿易的傳奇畫卷。觀眾可以通過沉船的發(fā)現過程、考古實錄高清文物圖片與考古現場影像,深切感受到今人保護絲綢之路文化遺產的艱辛與努力。

  廣東和喀什雖地理位置相隔甚遠,但共享著中華文化的精神血脈。此次展覽不僅是廣東省博物館與喀什地區(qū)博物館繼《年畫里的中國》展覽后的又一重要交流項目。從《年畫里的中國》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到《絲語千年——宋代商貿與“南海Ⅰ號”沉船》中的海上絲綢之路遺產,廣東援疆始終致力于在受援地鋪陳中華文化底色,大力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通過實物、實景、實事展現中華文化魅力,不斷增強各族群眾“五個認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開幕式上,廣東省博物館向喀什地區(qū)博物館贈送25種共314冊文博書籍,涵蓋水下考古、文物保護、絲路研究等領域。

  據悉,《絲語千年——宋代商貿與“南海Ⅰ號”沉船》展覽在喀什開放至6月1日。

  喀什地區(qū)融媒體中心記者 雷木果 張宇航

【編輯:孫亭文】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9201號]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術支持:0991-8557237  新聞熱線: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